出品 | 网易航空(公号ID:wyair163)
欢迎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查看
据《长江日报》12月16日的题为《长江企业论坛嘉宾诚意感动机长,新加坡国际航班为他重开舱门》的报道。在16日举办的长江企业家论坛上,某海外上市的中国钢铁集团董事长自称来武汉参加论坛旅程充满“惊险”,在误机后,其用诚意感动机长,新加坡国际航班为他重开舱门。
为了避免误解,以下我们贴出原文(企业家姓名用他代替):
“当我赶到新加坡樟宜机场,离航班起飞只有35分钟了。”当他拖着箱子气喘吁吁跑到登机口,飞机已经完成所有的安检程序,关闭了舱门,准备起飞,安检已经全撤离。“我告诉地勤人员,是去武汉参加一个重要的校友经济论坛作演讲,有800位校友参会。如果错过航班将缺席这次论坛,造成巨大的遗憾。”他的诚意最终打动了机长。这个新加坡国际航班为长江企业家论坛嘉宾重开舱门。
“很多时候做企业做事,成功与否,就在于你是不是真的喜欢,是专注地喜欢。”他说,“我们要把喜欢做的事坚持喜欢,怎么证明,就是要锲而不舍。就像这趟来武汉的旅程,锲而不舍,方得始终。”
查询后发现,该企业家是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之一的掌舵人,旗下企业资产规模超百亿,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
在这种企业家论坛上,敢当众讲自己让关闭舱门的航班再开的估计他也是第一人。
飞机客舱资料图
飞机关舱门后再开舱门可能吗?
从实际情况讲,可能。机组可以决定飞机舱门在关闭后二次开启。但是需要注意,重开舱门一般不用于二次登机活动。
由于重开舱门涉及多方面因素,会导致航班延误。为保证机上多数人利益,有误机旅客到达登机口,即便飞机尚未离港,通常也不会再开舱门,误机旅客需自己承担后果与损失。(不排除极个别情况)
但当遭遇影响飞机上飞行安全或者旅客突发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时,舱门可以重新打开。
从该名企业家自己的描述中,我们不觉得其符合二次开舱门情况。即便开舱门,也和“打动机长”没有什么关系,只是航企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
当天航班的确晚点
网友根据该名企业家行程,推测其大概率乘坐的是12月15日晚上由新加坡出发飞抵武汉的新加坡酷航TR120航班。
从航班记录来看,该航班当天的确晚点约40分钟出发。但飞机晚点涉及因素很多,我们并不认为这和企业家自称的诚意感动机长、航班二次开舱门有太大关系。
新加坡机场的安检是在登机口进行,如果真如企业家所言,安检已经全撤离,其要登机除了机组同意外,还需要安检再次返回为其进行特定安检。
如果企业家真的能做到这一步,其所动用的“力量”真的超乎大家的想象。
我们认为更合理的情况是,飞机本身就因某些原因晚点,因此企业家抵达机场后仍得以在预定登机时间后赶上飞机。只不过出于某种原因,其在论坛发言时,夸大了实际情况造成误解。
目前该链接已经无对应页面
总的来说不管事情真假,企业家在会上的这种发言动机十分令人迷惑。这件事情也和其自称的“锲而不舍,方得始终”没太大联系,只会引发偏负面的猜测。
更让人迷惑的是,还有媒体会把这个事情作为经济论坛中一个感人的故事,写了一篇报道并发布。
要知道国内几年前有过类似事件,有网友质疑某官员在飞机关舱门后享受特权登机致飞机晚点,引发全网讨论。最终航企回应:“我们不会这么做”。
本次“企业家感动机长”报道发布后,我们也注意到大部分网友都是在嘲讽企业家动用特权,质疑企业家有何好炫耀的。目前,该篇报道原链接已经无法打开。
最后,我们还是建议把这事当个笑话看就好,毕竟吹牛不用打草稿,笑笑就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