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展会资讯 » 正文

兵马俑坑内浇水被质疑伤害文物 回应:既防尘又保护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0  作者:zhangdi  浏览次数:31
核心提示:
(原标题:管理部门回应工作人员“秦兵马俑坑内浇水”质疑:既防尘又保护)

工作人员秦兵马俑坑内浇水被质疑伤害文物 官方回应来了! (来源:original)

兵马俑坑内浇水被质疑伤害文物 回应:既防尘又保护

近日,有网友发布一段视频,视频显示有多名工作人员在给地面浇水,而浇水的位置是陕西西安秦兵马俑景区的俑坑内。对此有网友提出质疑,担心浇水会给文物造成伤害。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20日联系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品管理部马主任,他表示,视频内容属实,不过工作人员浇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尘土飞扬,避免尘土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和损害已经出土的兵马俑。

从网传视频中可以看到,浇水的区域是在已经出土的秦兵马俑存放处旁,属于一片还未开始发掘的地面,几名工作人员正拿着洒水壶给浇水,在四周的观看走廊上还有很多游客。

马主任20日告诉记者,视频中浇水的区域是一片工作区,主要进行一些修复和科研工作,来来往往行走的人很多。“工作区的地面不浇水的话,时间一长就会裂开,从而产生很多尘土,加上人工作人员走得多,踩得多,稀松的泥土导致尘土飞扬,既不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和游客的观赏,也对陶俑,尤其是已出土的彩绘陶俑造成较大的损害。浇水的目的主要是防尘,保持地面的潮湿,让表面的泥土固化,不容易让尘土飞起来。”

兵马俑坑内浇水被质疑伤害文物 回应:既防尘又保护

工作区下面也埋藏着还未出土的兵马俑,有网友担心浇水会对地下的这部分兵马俑造成损害。对此马主任回应,水分在土壤中会不断地向上迁移和蒸发,导致土壤疏松,浇水能保证土壤上部保持一定的湿度,从而起到一些保护地下兵马俑的作用。

记者从马主任处了解到,浇水周期和浇水量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是看情况,是人为判断的结果。由于浇水的目的是希望土地表面湿润不起尘土,并不是想要把泥土浇透,或把泥土“泡得稀烂”,所以浇水周期一般取决于泥土的湿润程度,而浇水量在于能否湿润泥土表面。马主任说,工作人员给这些地面浇水也已经有很多年,只是最近被网友拍到所以引发了关注。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兵马俑坑内浇水被质疑伤害文物 回应:既防尘又保护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