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新冠肺炎明星药,最新消息来了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9  浏览次数:47
核心提示:

防治新冠肺炎 ,这些药有新进展了




双黄连,启动新冠肺炎临床试验

 







 今日(2月7日),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更新了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新冠肺炎的新进展。


据了解,该试验的注册题目为: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负责人为汪道文/赵建平 ,申请人所在单位为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 该临床试验研究已经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试验主办单位(项目批准或申办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研究疾病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研究目的为“评价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疗效”和“评价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安全性”。 1月31日,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一经披露,双黄连口服液全网脱销,但争议也随之而来。 第二天,人民日报发布一条提醒信息:抑制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并特别提醒:请勿抢购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 据了解,目前该发现仍然是初步研究,该药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对病人如何有效还要做大量的实验。同时强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同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闻发言人表示,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1月31日向媒体提供的《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一文,内容是准确无误的。这一结论是基于实验室体外研究的结果。 如今,双黄连口服液完成临床登记,通过伦理审查,意味着体外研究已经过渡至临床,未来的临床试验结果,赛柏蓝会保持持续关注。 

瑞德西韦,已有患者受药

 







 除了双黄连口服液外,另一个“网红药”瑞德西韦也传来新进展。 昨日(2月6日)晚,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已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启动。据瑞德西韦临床试验项目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介绍,总计拟入组761例患者,其中轻、中症患者308例,重症患者453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展开。首位受药的是一位68岁的男性重症患者。 据媒体报道,瑞德西韦研发公司吉利德已与中国卫生部门达成了协议,支持对新冠肺炎感染者开展两项临床试验,无偿提供研究所需的药物。 自1月31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刊登的最新研究论文显示,美国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在接受了名为Remdesivir(瑞德西韦)的抗埃博拉药物后,症状明显好转,该药物进入人们的视线。 虽然不能直接判定该患者症状缓解与瑞德西韦有直接关系,但某种程度上促使瑞德西韦快速进入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同一日,吉利德表示,该公司已经与中国医疗机构合作进行临床试验,以确定瑞德西韦是否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克力芝,启动新研究

 







 今日,歌礼制药发布公告,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执行院长裘云庆团队发起的“比较ASC09╱利托那韦复方片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已获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据了解,项目启动会于昨日举行,获浙江省多地的研究人员参加。 歌礼方表示,截至本公告日期,ASC09╱利托那韦是唯一于武汉及浙江均进行试验的候选药物,武汉及浙江为中国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最严重的两个地区。 赛柏蓝查询得知,该临床研究注册号为ChiCTR2000029603,注册时间为2020年2月6日,最近更新时间为2020年2月7日。 据了解,ASC09复方片(ASC09/利托那韦)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同为HIV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及ASC09复方片均为歌礼尚未获批的产品。公司已于2020年1月25日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申请将利托那韦及ASC09复方片纳入国家应急通道。相关药监部门已确认收到本公司申请。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曾表示抗艾滋病药物克力芝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 如今,已有公司启动和克力芝相关新研究,未来结果如何,需要进一步观望。 

钟南山:临床试验必须走程序

 








针对最近热议的抗病毒“特效药”,钟南山曾表示,临床试验可以加快绿色通道,但必须走程序。“很多实验室找到一个苗头,就希望马上完全进入临床,这个要小心,伦理审查一定要通过。临床医生还是要按临床的规矩来做。” 国家卫健委4日的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现在大家在媒体上看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医学是一门科学,尤其是当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人的时候,这还涉及到伦理的问题;所以说“有效”是在实验室在体外细胞做出来的结果,但是这个结果离临床效果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要经过动物实验,经过人体的临床研究。 此前,随着疫情发展的日益严峻,已有不少研究单位宣布研究进展: 1月31日,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团队研究发现,金银花等植物中富含的miRNA,有靶向和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力,可用于新冠病毒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1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发布消息称,发现了30种可能对2019-nCoV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活性天然产物和中药。 1月25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王月丹和初明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药靶筛选系统,重点针对2674种已上市的药物以及1500种中药提取物进行了药物筛选,发现了多种潜在的ACE2结合剂,有望用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其中包含了氨溴索。 …… 一个药物是否有效,需要先后完成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一期临床试验、二期临床试验、三期临床试验。完成一期临床试验才能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完成全部过程后方能证实药物安全有效。 正如钟南山所言,临床试验可以开通绿色通道,但必须走程序。目前很多媒体热议的有效治疗方法,都处于研究中,不能等于临床应用。 目前已有不少新冠病毒临床研究正在同步进行,很多已经被临床使用的药物,还在继续探索治疗方案。
赛柏蓝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以“新型冠状病毒”为关键词搜索,共检索到47个符合条件的试验。 注册题目中涉及的药品包括巴洛沙韦酯、法匹拉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达芦那韦/考比司他、恩曲他滨(FTC)/丙酚替诺福韦(TAF)、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糖皮质激素、血必净注射液…… 虽然关于抗病毒治疗的研究在积极启动,有一些初步的结果,但都还比较局限,目前,新冠肺炎仍然没有特效药。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新冠肺炎明星药,最新消息来了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