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展会资讯 » 正文

原油宝穿仓 中行三次回应 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30  作者:zhangdi  浏览次数:40
核心提示:
(原标题:原油宝穿仓追踪|三次回应,中国银行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月29日晚,中国银行官网发布《关于“原油宝”产品情况的说明》。这是自原油宝穿仓事件发生一周以来,中国银行作出的第三次回应,同时也是第二次就“原油宝”产品情况进行说明。

从中国银行的三次回应,特别是最近两次关于“原油宝”产品情况的回应中,可以看到中国银行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事件正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由于美国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在4月21日凌晨创出了史上第一个负数结算价-37.63美元,直接导致了原油宝美国原油5月合约出现了“穿仓”,投资人不但本金全部亏光,而且还要倒欠银行1-2倍的钱。此后,投资者纷纷向中国银行讨要说法。据财新报道,中国银行原油宝有6万余客户,此次穿仓事件造成的总体损失规模不低于90亿元。

4月22日晚间,中国银行发布了《关于原油宝业务情况的说明》,第一次就原油宝穿仓事件作出回应。在这次回应中,中国银行总共谈了5条,分别对原油宝产品、到期处理、合约结算价、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处理、强制平仓等做了名词解释。令投资者失望的是,中国银行此次回应未就投资者关心的产品设计缺陷、风控未尽责等问题作出解释。

4月24日晚间,中国银行第一次发布了《关于“原油宝”产品情况的说明》,并在4月29日晚第二次发布了《关于“原油宝”产品情况的说明》。中国银行两次产品说明具有较高的可对比性。澎湃新闻特别摘录其文本变化如下:

1.对客户损失的反应

4月24日:深感不安。

4月29日:感同身受。

点评:试图拉近与投资者间的距离。

2.对原油宝产品的表态

4月24日:全面审视产品设计、风险管控环节和流程。

4月29日:正在全面梳理审视产品设计、业务策略和风险管控等环节和流程,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隐患。

点评:4月29日的回应中,中行对原油宝产品除了“审视”还增加了“梳理”,同时梳理审视的内容增加了“业务策略”。值得注意的是,中行还提到“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隐患”,似乎承认产品存在缺陷。

3.是否承担责任

4月24日:在法律框架下承担应有责任。

4月29日:在法律框架下承担应有责任。

点评:两次回应一致。

4.解决方案

4月29日:本着法治化、市场化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目前中行正积极研究并争取尽快拿出回应客户合理诉求的意见。

点评:这是4月29日回应中的一个新内容,表明中国银行正在研究解决方案。

5. 针对WTI 5月合约负结算价格事宜

4月24日:中行持续与市场相关机构沟通,就4月20日市场异常表现进行交涉。中行将继续全力以赴维护客户利益,未来进展情况将适时与客户保持沟通。

4月29日:中行已委托律师正式向CME发函,敦促其调查4月21日原油期货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后续还将加大相关工作力度。

点评:中行一直表示与芝商所沟通,此次明确委托律师发函。此前也有不少投资者要求中行起诉芝商所。


延伸阅读
  • 银保监会:要求中行尽快梳理查清“原油宝”问题
  • 中国银行回应原油宝事件:在法律框架下承担责任
  • 中行原油宝客户协议曝光 律师解读"穿仓"是谁的责任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原油宝穿仓 中行三次回应 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