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山东实施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05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浏览次数:432
核心提示:
  本报讯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山东省“守护舌尖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通过为期3年的专项行动,集中治理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建立耕地分类管理清单。对产出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的耕地地块进行重点监测。以重金属为重点开展产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协同监测。开展贝类生产区域划型,重点关注水环境赤潮及贝类毒素问题,及时发布风险预警。2020年,完成全省耕地质量类别划分,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左右。到2022年,完善耕地农产品质量协同监测制度,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强化农作物种业市场监管。以玉米、小麦、大豆、棉花为重点,以种子标签和种子质量为主要内容,在春季、秋季等关键种子市场销售期开展市场专项检查,在冬季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抽查。对制种大县和国家良繁基地实行全覆盖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和侵犯新品种权等违法行为,严惩严重失信企业和个人的违规行为。今年,集中惩处一批套牌侵权、制售假劣、未审先批、无证生产经营种子等违法行为。到2022年,不断净化种业发展环境,种子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质量兴种、品牌强种,推动种业加快转型升级。   强化肥料质量安全监管。严把企业准入关,提高技术落后企业的更新和淘汰进度。开展肥料产品监督抽查,落实好“检打联动”机制,加强省、市、县三级执法部门的纵向联系,形成综合执法合力。实行动态监管,重点督促生产企业健全和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突出有机肥生产企业专项巡查工作。强化肥料重金属及抗生素检测,推进肥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耕地质量安全。2020年,肥料使用量比2015年下降6%。到2022年,全省肥料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肥料产品风险预警和评估体系初步建立,全面实行证后监管为主、证前监管为辅的动态监管模式。   强化农药质量安全监管。推行省、市、县分类监管、分级负?责、挂牌督办制度,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把农药生产、经?营许可关口,严格农药生产、经营许可的证后监管。鼓励支持农?药企业科技创新。加强现有高毒农药品种的风险评估,有序淘?汰现有高毒农药。综合运用随机抽查、重点抽查和专项抽查等?手段,依法开展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并及时公开抽检结果。积极推进科学用药、精准施药,大力推行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2020年,农药使用量比2015年下降10%。到2022年,农药利用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加快推进农膜回收工作。推广使用标准地膜,开展地膜捡拾回收,减少废弃地膜在农田残留。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探索地膜污染防治新途径。开展地膜残留预警监测,实现地膜监测预警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全省农膜应用与残留情况调查评估。加快推进农膜污染防治政府规章出台。2020年,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到2022年,力争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   高质量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创建工作。分类推进农安市、农安县建设。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健全监管网络,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监管检测和综合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完善监管、执法、检测队伍工作联动机制。组织推荐第三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单位。2020年,80%以上市、县达到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创建标准。到2022年,80%以上市、县持续保持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创建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山东实施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