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河南这16批次不合格食品被通报,涉及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1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103
核心提示:
   8月19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0年第33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组织抽检了食用农产品,糕点,冷冻饮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罐头,饼干,调味品,蔬菜制品,水产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酒类,方便食品12大类食品793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777批次,不合格样品16批次。   5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   5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分别为焦作市百胜源商贸有限公司庙河超市销售的标称郑州市麦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板栗糕、1批次绿豆糕(经基层局调查,上述2批次产品涉嫌假冒。),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检出值均为1.5,标准规定为不大于1;漯河市世纪润发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南昌市绿嘉宝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花生芝麻浓香食用植物调和油、1批次食用植物调和油,乙基麦芽酚不合格;荥阳市尚美百货店销售的标称驻马店市驿城区永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杏仁罐头,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合格。   防腐剂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不仅规定了我国在食品中允许添加的某一添加剂的种类、使用量或残留量,而且规定了同一功能的防腐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糕点中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商对国家标准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够透彻,随意添加多种防腐剂所致。   乙基麦芽酚是一种香味增效剂,对食品的香味改善和增强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延长食品的储存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植物油脂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即乙基麦芽酚为不得使用。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中苯甲酸及其钠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延长产品保质期或者为弥补产品生产中卫生条件不佳而超标使用,也可能是生产厂商对国家标准不了解或了解不够透彻,超标使用防腐剂所致。   4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   4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分别为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家家福购物广场销售的标称四川省成都市洪旭酒厂生产的1批次老窖二曲酒,酒精度不合格;安阳市华联优品超市连锁有限公司华强店销售的标称安阳海鹰酿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1批次犟媳妇陈醋,总酸(以乙酸计)不合格;修武县旭山红生活超市销售的标称临沂大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小酸奶味薄饼,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邹勇斌便利店销售的标称沂水县五路财食品有限公司委托沂水浩客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芝麻味梳打饼干(发酵饼干),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超标。   酒精度是酒类的一个理化指标。酒精度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格或生产工艺水平较低,无法有效控制酒精度的高低,或是生产企业检验能力不足,没做好完善的出厂检验,又或是包装不严密造成酒精挥发,也可能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故意标高酒精度,以提高销售价格。   总酸是食醋的品质指标,反映其特色的重要特征性指标之一。对酿造食醋来说,酸度越高说明发酵程度越高,食醋的酸味也就越浓,质量也就越好。总酸含量未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工艺控制不严或未按标准执行,产品与标签标注等级不匹配等造成。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随着油脂氧化,过氧化值会逐步升高。食品中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也可能是原料储存不当,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导致原料中的脂肪氧化,使得终产品油脂氧化。   4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   4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分别为郑州润万家实业有限公司销售的1批次绿豆芽,中牟县刁家乡满意一百超市销售的1批次黄豆芽,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不合格;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淮黑生鲜便利超市销售的1批次确山黑猪肉,磺胺类(总量)超标;鲁山县郝小利干菜调味品店销售的1批次鸡蛋,氟苯尼考不合格。   4-氯苯氧乙酸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2015年第11号),明确豆芽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得使用4-氯苯氧乙酸钠。由于4-氯苯氧乙酸钠可减少豆芽根部萌发,加速细胞分裂,使豆芽更加肥嫩、粗壮,提高豆芽的产量,仍有违规使用现象。   磺胺类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简便的抗菌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强抑制作用,广泛用于防治鸡球虫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磺胺类在所有食品动物的肌肉和肝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为100μg/kg。   氟苯尼考又称氟甲砜霉素,是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动物专用抗菌药,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猪、鸡、鱼的细菌性疾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氟苯尼考在产蛋期家禽中禁用。鸡蛋中检出氟苯尼考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产蛋鸡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长期食用氟苯尼考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3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3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新郑市海贝冷饮店销售的标称洛阳乐雪冷饮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乐雪神童(雪糕),新郑市海贝冷饮店销售的标称洛阳乐雪冷饮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经典脆筒(雪糕),大肠菌群超标;济源市建业购物广场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桂林万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纯藕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超标。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造成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是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   霉菌是常见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受霉菌污染后会使产品腐败变质,破坏产品的色、香、味,降低其食用价值。霉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还有可能与生产工器具等设备设施清洗消毒不到位或产品储运条件不当等有关。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初始菌落数较高,或者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包装容器、器皿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抽检发现的问题,对于不合格样品涉及外省生产单位的,已按规定移送相应省级食品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对于不合格样品涉及省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已要求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焦作、许昌、漯河、驻马店、济源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涉及单位依法处理,责令查清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并依法予以查处。
不合格产品信息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xls
      相关报道: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0年第33期)
  本文由食品资讯中心编辑,供网友参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河南这16批次不合格食品被通报,涉及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