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2022年高品质特殊钢冶金国际会议暨第六届特种冶金技术学术会议召开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17  来源:天津大学新闻网  浏览次数:965
核心提示:
图片

8月18—21日,由东北大学和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2022年高品质特殊钢冶金国际会议暨第六届特种冶金技术学术会议在沈阳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2011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国栋教授,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强,中国金属学会国际部主任宋青教授,中国金属学会电冶金分会主任、北京科技大学朱荣教授,电冶金分会和特殊钢分会副主任委员、东北大学冶金学院特殊钢冶金研究所所长姜周华教授,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副主任、上海大学材料学院院长董瀚教授,电冶金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科技大学李晶教授出席会议。东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冶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乌克兰科学院巴顿电焊研究所等单位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奥地利、加拿大、印度、日本、韩国、南非、瑞典、乌克兰和美国等10多个国家共300余名嘉宾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姜周华和朱荣担任会议主席,姜周华主持大会开幕式。

王强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会议,进一步加强特殊钢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我国特殊钢行业的技术进步。王强表示,特殊钢冶金作为我校冶金与材料学科群中的重点研发方向,40多年来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钢铁人才,建成了国际一流水平的实验室和创新团队,以先进技术为“国之重器”提供智力支撑,有效助推了钢铁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宋青代表学会对特殊钢和特种冶金技术在国内的重要地位表示充分肯定。宋青表示,利用中国金属学会平台开好学术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促进行业的学术繁荣,推动各国的技术进步、共同发展。

本次会议共邀请26位国内外知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针对高品质特殊钢制备关键技术以及特种冶金核心技术问题为大会作了邀请报告。会上,还有来自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企业代表等17名嘉宾作了大会交流报告。本届会议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研究论文69篇,在相关论文交流过程中,各位学者和专家对特殊钢冶金、多种特种熔炼工艺关键技术以及现阶段所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参会代表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姜周华作会议总结,对各位专家在特殊钢和特种冶金技术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对会上各位学者所关注的重点和要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国际上高端特殊钢和特种冶金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希望各位代表共同努力,为特殊钢和特种冶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2022年高品质特殊钢冶金国际会议暨第六届特种冶金技术学术会议召开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