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3亿汽车保有量,1100亿大市场,为何难有国产机油一席之地?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0  来源:WKW |  浏览次数:418
核心提示: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越发庞大,润滑油市场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亿辆,乘用车润滑油市场规模达到了1100亿元,然而这样的市场里,却没有国产机油的一席之地。2021年,外资企业机油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3.9%,以嘉实多、壳牌、美孚为主的外资机油牢牢垄断着中国市场。为什么在自主品牌不断发力的今天,国产机油市场却没有丝毫竞争力呢?

3亿汽车保有量,1100亿大市场,为何难有国产机油一席之地?

为什么国产机油难以抢占市场,编辑认为主要还是机油市场的特殊性造成的。不同于汽车产品,机油产品非常特殊,消费者难以对机油进行有效辨别,而且98%的消费者也不会直接选购机油产品,而是从4S店或是其他维修门店渠道消费。4S店渠道不用多说,往往每家厂商都有指定的润滑油供应商,以符合厂商的机油指标。线下门店则是更加追求消费者的认可,于是外资大品牌往往就成为了首选。个别小门店为了追求更大利润空间,也会推荐国外品牌的极小众机油。国产机油往往无人问津。

更深层次讲,当前的国产机油更多是符合国际标准,却在机油行业没有话语权。近年来,机油行业的发展,与排放政策的升级是密切相关的。严苛的排放政策下,小排量涡轮发动机横行,SP标准机油应运而生。但行业指标的制定完全被美国/欧洲市场把持,国产机油厂商只能通过学习改进提升机油标准,这种倒追型的发展难以满足主机厂需求,更无法成为行业主流产品。

实际上,国产机油真的那么差吗?不尽然,最起码在低端市场,国产机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主流国产机油的价格为100元/4L,部分品牌的电商活动价格甚至在60元/4L的白菜价。同价位的壳牌、美孚等外资品牌无不是最低端的矿物质机油,国产机油完全可以以全合成机油的属性以及更高的性价比胜出。只是在中高端市场,国产机油缺乏研发能力和市场话语权,抢占中高端市场并不实际。

机油是暴利行业,但国产机油一日不崛起,机油的定价权就掌握在外资机油厂商手中,中规版本的外资机油往往是海外市场的两倍以上,这也加重了国内消费者的养车负担。但面对外资机油的疯狂垄断,国内消费者似乎也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国产轮胎已经崛起了,国产机油何时才能自立自强呢?

       原文标题 : 3亿汽车保有量,1100亿大市场,为何难有国产机油一席之地?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3亿汽车保有量,1100亿大市场,为何难有国产机油一席之地?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