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展会资讯 » 正文

产业强区风帆劲 乘势而上开新局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02  来源:滁州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359
核心提示:

3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野农田;30年后,已经发展成为区域面积62.53平方公里,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光伏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16万常住人口的一座现代化的产业新城……

三十而立,精彩蝶变,敢为人先的“闯劲”在这里一以贯之。三十而越,初心未改,追赶、跨越的奋进力量在这里奔腾不息。

势已成,风正劲。近年来,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主窗口,滁州经开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切实增强发展争先、项目争速、服务争优意识,坚持“一切围着企业转、一切围着项目干”,勇于创新求突破,解放思想大胆试、大胆闯,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项目为王,拥抱“蝶变”

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兴,因工业而强。

一组亮眼的数据见证了滁州经开区工业发展的“蝶变”之路,更是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财政收入超60亿元、增长12.5%;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在商务部组织的国家级开发区考核中居第54位,创历史新高;在全省开发园区考核中居第5位,处第一方阵……

2021年的这组数据见证了滁州经开区在“十四五”开局继续显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发展经济是开发区的主责主业,而产业是发展经济的关键所在。

滁州经开区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坚持顶格战法,以虎口夺食的拼劲、分秒必争的干劲、锲而不舍的韧劲和善作善成的巧劲,善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和平台思维,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双招双引”工作蹄疾步稳、热气腾腾,一个个优质项目纷纷落地,一批批优秀人才纷至沓来。

在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不论是8k超高清、75英寸以上超大屏,还是oled电视和激光显示等智能终端产品,平均每20秒就能产出1台。

如今,以滁州经开区为主体的省级滁州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智能家电生产研发基地之一。基地围绕智能家电制造所需的芯片、传感器、压缩机等关键零部件,组织实施核心技术攻关,搭建了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为代表的6大创新服务平台,为园区近200家家电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从传统的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到洗碗机、饮水机、咖啡机、吸尘器,这里有丰富的家电产品类型;从芯片设计、产品研发、模具装备、零部件生产、主机装配,到物流运输、线上销售,这里有齐全的配套企业;博世西门子、康佳、扬子、惠科、隆基、立讯等知名企业在这里集聚成势、发展壮大,为打造千亿产业不断增加动能……

“链”上发力,激发“链”式反应。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是观念的不断更新。

随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瓶颈制约凸显,如何破解瓶颈制约,让产业层次高、质量效益好、亩均指标优的企业,优先获得资源要素支持。滁州经开区坚持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抓手,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依法推动资源要素差异化、市场化配置,实现亩均效益最大化,奋力推动园区发展提质扩量增效。

今年上半年,滁州经开区省级智能家电集聚产业发展基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个,投资额过百亿元,立讯电子信息产业园、宇阳科技陶瓷电容、盛诺股份光电玻璃精加工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聚力打造“光伏之都”,经开区围绕光伏上下游产业链,着力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仅仅数年,建立起一个投资规模大、头部企业多、产业链齐全的光伏产业基地,整个光伏产业生态也日趋完善。今年顺利签约天合光能储能项目,开工建设中信渤铝光伏组件项目,建成投产瑞达铝边框和慧创光伏导电新材料项目。1至8月,光伏产业产值增长124%,已成为园区战新产业中最大亮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同时,今年上半年招引的项目中,有世界500强项目1个,国内500强项目1个,上市公司项目5个,外资项目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项目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6个,高质量项目占比86.7%。

加大“引”,还得重点“育”。

滁州经开区还建立拟入规企业动态培育库,加大新投产项目培育力度,加快重点规下企业培育进度,对新入规企业实行“即入即奖”,调动申规入统积极性;密切关注产值下降的规上企业,全力做好“防退规”工作,上半年新增入规企业27户,其中新建投产10户,创历史新高。

此外,通过实施“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千亿技改”“千企升级”,全年共谋划技术改造项目6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1个);预计全年技术改造投资35亿元,增长15%以上。立讯电子信息产业园、东菱小家电二期、宏全食品包装二期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先后实施,康佳智能工厂、立讯3c电子产品、长电射频集成电路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相继投产。

创新引领,赋能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30年来,滁州经开区始终以打造创新型园区为指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构建和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不断激发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持续释放创新动能。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袭来。1月1日,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新型冠状病毒内参基因及探针引物”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合成了新冠病毒检测的内参基因及探针引物,为突发疫情快速诊断试剂盒开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疫情发生后,这家从事基因研究的企业全力科研攻关,加紧研发出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核心部件——探针、引物,据统计,在国家首批公布的12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中,通用生物为其中10家企业做配套,占比达83.3%。

创新的力量不仅仅是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发起于2012年的awe艾普兰奖,代表了年度家电及消费电子领域最高科技水平,素有“中国家电奥斯卡”之称。而扬子空调连续4年荣获awe艾普兰奖,2020年,该公司推出独创的、拥有三档自动调节功能的节能新产品,发布仅仅一周就收到超过20万台订单。

在滁州经开区,创新成果涌现远不止于此,据统计,目前园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7家;创新平台140个,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2个,省级67个。

与此同时,滁州经开区出台一系列创新激励政策,用“真金白银”支持创新研发投入和创新平台建设。

今年,已推荐7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聚米电气等7家企业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组织盼盼食品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目前已入选公示名单。推荐米润科技和盼盼食品2家企业申报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创新引领发展,人才推动创新。

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必须招引高层次人才和高技术项目,推进创新链与人才链融合发展。

滁州经开区通过“滁州英才计划”,积极承接高端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外溢,形成集聚人才的强磁场。今年上半年,新引进院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0名,培育康佳同创申报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

环境是金,厚植“沃土”

经济发展的根基在于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就有动力,就业就有支撑,产业链就能运转,园区发展才能发展好。市场主体活力强不强,本质上取决于营商环境。如今很多企业已经告别了“单打独斗”,喜欢“抱团取暖”,哪个地方服务质量优、营商环境好,企业就会到哪里发展,资金就会往哪里聚集。

滁州经开区树立“好时不扰、难时出手”服务理念,常态化开展助企纾困系列活动,健全领导干部定期走访企业机制和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切实解决企业用工用钱用地难题,持续擦亮“亭满意”营商环境品牌,着力打造服务“高地”、引资“洼地”和兴业“福地”,让企业家在园区放心投资、一心发展。

永强汽车有限公司在滁的发展就是最佳的见证。

从十几年前与滁州“牵手”,良好的环境让永强汽车不断“加码”滁州。2021年6月25日,永强汽车特种装备(车辆)研发中心及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在滁州经开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不仅标志着双方合作迈上了新台阶,也为我市打造千亿级先进装备产业注入了新动能。

企业认可的背后,是滁州经开区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

聚焦企业关切和短板弱项,滁州经开区把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把企业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从招商项目落地到企业投产运营,孜孜不倦充当“伴跑者”,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

滁州经开区加强政务服务窗口能力建设、推行“7×24”小时不打烊服务、告知承诺制审批、简易注销和证照注销联办等举措,为市场主体发展增动力;加快政府流程再造,精简行政审批要件,加快实现“一屏通办”;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推行“一业一证一码”改革,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今年以来已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000多户。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新春访万企,助企解难题”“遍访企业、助企纾困”“稳经济、优环境”“深入联企、深入助企”等系列活动,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累计召开现场办公会22场,受理企业问题诉求182个,问题办结率100%。

方便留给企业,把麻烦留给自己,企业感受到的是“雪中送炭”的温暖和“雨中打伞”的贴心。

针对企业诉求背后的问题所在,滁州经开区建立“一企一档”和企业问题库,一周一跟进,一周一调度。截至目前,累计已发放各类工作交办单及提醒函95件,收回95件;录入安徽省为企服务创优营商环境平台企业问题诉求1101个,办结率和满意度均为100%。

以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促发展。在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措施的同时,滁州经开区精准对接企业发展所需、经营所盼,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对困难较大企业实行点对点帮扶,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主城区疫情封控期间,70%规上企业正常运行、骨干企业保持80%以上产能,隆基、惠科等重点企业满负荷生产。同时,今年上半年,先后兑现扶持政策4.65亿元。

历史属于奋斗者,三十而立正青春。站在新起点上,滁州经开区定以更富朝气、更有底气、更加锐气的姿态,激扬青春之力,燃烧再出发的豪情,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再创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产业强区风帆劲 乘势而上开新局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