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两江协同创新区首台熔炼设备正式投产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02  来源:两江新区网  浏览次数:391
核心提示: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一楼实验室,数名青年科研人员做起了“搬运工”,卸车、拖运、码垛......短短一小时,数吨重的待加工材料被陆续搬进了室内。

特种材料与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高文强说:“这些成堆的材料可不是普通的材料,是用于加工生产高纯ni材,从电子束熔炼设备进场,到调试、改造再到试产,仅仅用了2个月时间,现在已正式投产。”

科研人员正在搬运代加工材料。(来源:两江协同创新区)

据悉,电子束熔炼设备是西北工业大学科创中心引进的首台特种制造用精密设备,可用于先进难熔金属和高纯金属的熔炼加工。

高文强介绍,电子束熔炼设备的最高熔炼温度达到3500℃,极限真空度达到6.6 x 10-4pa,压升率小于0.06 pa/h,最大铸锭尺寸φ150mm×1200mm,要使设备快速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极具挑战。

西北工业大学科创中心外景。(来源:两江协同创新区)

为使设备尽快达到投产运行的标准,研究中心对设备进行了数次维护和校正改造,包括解决地基渗水和设备倾斜问题,对设备真空系统进行优化,对设备电子枪灯丝进行更换等,经过反复调试,设备熔炼系统目前已达到最佳状态。

电子束熔炼设备主要用于难熔及高纯金属的精炼,当设备能够达到正常真空度、电子束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后,还需判断该设备的实际精炼提纯效果。为此,研究中心特购进高纯ni材,经过三次电子束熔炼,高纯ni锭的纯度完全达到了预期。

目前,特种材料与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已成功签订首批2.5吨高纯ni材待料加工合同,这标志着首台电子束熔炼设备在渝正式投产。

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束熔炼设备引进并投产是推进精密热加工技术创新的重要一环,是继去年首台(套)残余应力检测设备上线后的又一次突破。未来,中心将继续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积极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加速推进产业化落地;将继续依托“两航金属”和“三航研究院”,聚焦突破制约高端装备关重部件制造技术瓶颈,加速实现航空、航天、兵器、核工业、轨道交通等领域关键核心部件自主可控,推动打造以市场应用为导向的“产学研用”先进制造业中心。(记者 赵鹏)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两江协同创新区首台熔炼设备正式投产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