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补盲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公司新的发力点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16  来源:WKW |  浏览次数:557
核心提示:
一周时间内,我们看到国内三家激光雷达公司在补盲激光雷达的新动作。

11月2日,禾赛科技正式发布面向 ADAS 前装量产车的纯固态近距补盲激光雷达FT120。

11月7日,速腾聚创在其首届科技日上,发布基于自研芯片和全新技术平台的全固态补盲激光雷达RS-LiDAR-E1(后简称E1)。

11月8日,亮道智能表示,其补盲激光雷达核心元器件通过AEC-Q100认证,这意味着产品已经进入车规验证阶段(今年5月亮道智能发布国内首款纯固态侧向补盲激光雷达LDSatellite™)。

补盲激光雷达,正成为中国激光雷达公司新的发力点。

01需求产生市场

先从趋势来看,渐进式高级别辅助驾驶将成为各家车企发力的重点。

尤其是在Argo AI倒闭后,趋势就更加明显。

众多车企放弃了短时间内落地L4自动驾驶的幻想,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高级别辅助驾驶上。

巨头这边,福特准备加大对L2+/L3系统研发的投入;大众旗下软件公司CARIAD 投资约24亿欧元和国内芯片公司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为大众集团在中国的纯电动车型提供可扩展的、高性价比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国内公司就更不用说了。领航辅助(城区/高速)和自主代客泊车这两个功能场景已成为众多车企发力重点。

高阶辅助驾驶中应用激光雷达,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车企的共识。

越来越多的量产车上开始搭载激光雷达。

小鹏P5/G9、蔚来ET7/ES7/ET5、理想L9/L8/L7、极狐阿尔法HI版、阿维塔11、哪吒S、飞凡R7等车型已经开始交付。

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至少超过20款车型已量产/官宣上车激光雷达。

而随着车企对激光雷达应用和了解的不断深入,在不同智能驾驶场景下也催生出了不同的产品需求——既有远距离感知的需求,也有近距离补盲的需求。

远距激光雷达已然不少:速腾M1(FOV:120°×25°)

禾赛AT128(FOV:120°×25.4°)

Luminar的Iris

图达通的猎鹰Aquila激光雷达

但是真正可用好用的补盲激光雷达极少。

补盲雷达的缺失,导致车厂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用长距激光雷达来做补盲用。

虽然有点大材小用,但也没办法。

典型的比如小鹏。

小鹏明确指出,自家辅助驾驶感知并不主要依靠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只是起辅助作用。

在G9上,小鹏用上了两个速腾的M1。

补盲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公司新的发力点

类似的还有路特斯ELETRE。全车四个激光雷达,前后主激光雷达选择搭载的是禾赛 AT128。

车辆两侧前轮拱,典型的补盲位置,用的是速腾的M1。

补盲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公司新的发力点

半固态激光雷达成本算一个5000-8000元吧,四个下来成本已然超过20000元。

真的是,非常奢(不)侈(划)啊(算)。

再看看它的售价:82.8万-102.8万,顿时也就理解了,高溢价给了它补盲上速腾M1的勇气。

不过由此,你也能隐隐窥见车企对于补盲激光雷达的需求。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补盲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公司新的发力点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