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李丽介绍,有色板块中各品种由于自身供需、对美联储加息及俄乌冲突等敏感程度不同,产生了差异化的走势,如板块中铜、铝表现偏弱,而镍、不锈钢及锌表现偏强(相对偏强,表现在第三季度与前三季度均是上涨,其他品种均下跌),且个别品种波动非常剧烈。
就镍而言,2022年以来,电解镍的低库存和供给缺乏弹性问题仍在持续发酵,镍升水显著上移,电解镍交割品不足矛盾逐渐突出。一级镍资源供给偏紧,尤其是镍板资源全 球显性库存不足万吨,2月份俄乌冲突爆发,市场担心俄镍供给受阻,成为3月伦镍逼空事件的触发因子。后期镍价从剧烈波动中逐渐修复,但成交以及持仓仍未完全恢复,价格高波动延续。
“然而,各品种产业链也有各自的特点。”李丽说,前三季度产业链对锡消费的预期有较大转变,1—4月,在锡矿端有增量(缅甸、印尼)兑现之后,终端行业在国内疫情和海外的俄乌冲突、高通胀等因素影响下表现不够理想,但下游对未来修复仍有较强预期,因此大量备货。但随后经济修复速度低于预期,产业停止采购,锡价在过剩压力和宏观带动下也出现较大跌幅。与其他金属不同,锡价在急跌后的反弹力度比较弱,可能是锡下游产品消费的弹性问题,在偏悲观的全 球经济背景中,电子产品相对其他生活必需品支出的必要性是有折扣的,因此锡消费表现始终偏弱。
“新旧动能转换”,有色下游消费出现改变
具体到品种方面,镍价的高波动性较为显著,伦镍逼仓事件发生以来,镍市波动性增加,预计在镍板资源紧张矛盾未解决前仍将维持高波动性。此外,镍市结构性矛盾突出,其中镍板资源紧缺,二级镍供给转宽松,甚至镍铁已经阶段性供给过剩。在历史季度库存水平下,市场价格博弈于镍板供给不足和二级镍资源转过剩之间,同时镍金属产品间价格分化,二级镍仍将大幅贴水电镍。
“铜市场短期内低库存是重要的关注点,远期则关注铜矿的过剩向精铜的传导。”李丽说,今年以来,产业普遍疑惑下游消费并不好,为什么库存始终处于极低水平,主因仍是供应扰动偏高且持续在线,上半年部分炼厂经营生产遇到问题;二、三季度均有大型炼厂受到疫情干扰,出现减量,尤其水电发电量不足,限电亦导致部分炼厂减产。而今年新扩建项目推进节奏屡有拖延,且再 生铜比较紧张,精废价差自二季度来保持低水平,亦有利于精铜消费。
锡市场矛盾点在于短期过剩及长期短缺之间的过渡。短期来看,锡元素仍过剩,需要时间来消化,而锡价已较为靠近矿山成本且加工费已有所回落,因此通过价格回落压缩产业利润,进而抑 制供应,较二季度来讲空间有所受限。远期来看,锡矿方面仍然缺乏大型项目,且传统产矿国现有矿山面临品位下降等问题。
李丽表示,从主线上看,全 球宏观方面还未到至暗时刻,未来1—2个季度压力还是很大。流动性上,为了抗通胀继续收紧,表现在美国11和12月还会加息125个基点,且美元流动性或进一步收紧,强美元状态下对风险资产价格形成抑 制。经济层面,欧日经济或将继续恶化,美国也会在明年上半年看到衰退。对于有色板块来讲,在整体宏观压力下价格或继续振荡下行,对宏观较为敏感的品种如铜则向下压力会更大,而供需偏紧或成本较为坚挺的品种可能在板块中相对偏强,如锌、铝。
短期镍价仍在镍板资源紧张和宏观悲观情绪间博弈,价格维持区间振荡,但中长期基于镍金属供给端转宽松甚至全 面过剩预期下,价格有望突 破振荡区间。产业补库力量成为价格节奏的关键变量,同时需关注俄镍在终端会否受阻碍,若欧美市场现在使用俄罗斯金属产品,则加剧镍板资源紧张矛盾,镍板流动性紧缺将推升区域间贸易升水,以及加大一级镍对二级镍的升水幅度。
对于锌来说,李丽认为,锌价后市或振荡下行,目前锌自身的供需格局无法决定锌价的走势。在全 球宏观经济增长乏力及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即使锌有“低库存且无大过剩”的品种特征,也无法背离宏观大环境而“独自美丽”。后期需要关注需求恢复的节奏,锌或许由于需求的释放节奏而具备突出的表现。建议关注国庆长假后尤其是传统的消费旺季,锌锭去库的速度与力度,即便绝 对价格无法强劲表现,相对价格诸如升水、基差、比价也会有较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