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1月12日13:30
地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701会议室
主持:徐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
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
人员:曹晓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利用管理处处长
徐斌: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意见》(苏政办发〔2021〕103号)和省自然资源厅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实施细则的通知》(苏自然资发〔2021〕264号)精神,进一步深化土地供应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提高我市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2022年4月22日,我局报请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扬府办发〔2022〕39号),全力推动全市开发园区产业提质、产能扩容、产出增效。
今天,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这里举行“促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新闻发布会。首先,对各位新闻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衷心感谢各大媒体长期以来对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介绍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进展情况;二是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介绍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进展情况。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利用管理处处长曹晓梅同志介绍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贯彻实施进展情况。
曹晓梅: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从强化规划引领、严格源头管控、拓展地下空间、促进共建共享、创新供地方式、盘活存量用地等8个方面明确了26条措施,我们结合部门职能和工作实际,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规划引领优保障。统筹划定产业发展引导边界线(工业蓝线)和工业区块线(工业红线),工业区块线范围规模不少于284.17平方公里,既保证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又引导工业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建立“市域统筹、分级保障”的要素指标配置机制,优先保障投资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2022年以来,划定了67个、6万亩成片开发区域,投放了1万多亩的国家计划指标,有效保障了400多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进一步做大二次创业“蓄水池”。
二是标准控制严准入。坚持以效益定项目、以投入供土地、以产出给政策,强化园区企业投入水平和产出效益的分类控制,全市新上工业项目用地的容积率由以前的0.7-1.0提高至1.2以上。沿江园区新入园项目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400万元、亩均税收不低于25万元,沿河园区新入园项目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350万元、亩均税收不低于20万元。同时,全市对用地规模小于1.5公顷且适宜使用高标准厂房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积极鼓励建设使用高标准厂房。
三是立体发展推节地。鼓励新上工业项目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仓储、停车以及生活配套等设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祖名豆制食品有限公司率先实施“园区+地下空间”的节地模式,采取向地下拓展的方式,解决企业88个停车位的需求。高邮市2022年在50亩工业用地上开工建设四栋6层带电梯厂房,容积率达2.61,做到向空中要地“长个子”。
四是集中配建促共享。鼓励产业园区结合企业发展服务需求,根据园区规划,统筹集中建设公共资源服务设施;结合《扬州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实施方案》,支持相邻地块的存量工业用地再开发或同一土地使用权人多宗国有工业用地,可统一规划布局、适度集中配建办公、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配套设施共享共用,降低工业企业发展成本,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五是优化供应利企业。鼓励工业用地以缩短年期、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等方式弹性出让,全年弹性出让工业用地367亩,降低企业成本2100万。创新土地供应模式,全面推进“标准地+定制地+双信地”试点,成功在仪征、邗江、开发区试点34个项目,满足了企业差异化、复合型需求,带动了近360亿元的有效投资,从源头上提升产出效益水平。加快项目落地,帮助70多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促进了产业项目周期缩短、发展提质。同时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土地二级市场交易规则,健全服务监管体系,创新预登记转让和分割转让等机制,促进土地要素顺畅流通。
六是深入盘活挖存量。全面推进开发园区存量土地盘活专项行动,指导督促各地通过兼并重组、增资技改等方式,两年累积盘活1.68万亩,保证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并借力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专项巡察,同步研究探索出可推广的闲置、低效等五类用地的处置路径;通过积极破解难点、创新政策、组织供地等方式成功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67万亩。在此基础上,出台《扬州市批而未用存量土地资源专项处置行动实施方案》,计划从2023年起,集中五年时间扎实完成5.04万亩批而未用存量土地的处置。
七是强化监管控新增。坚持盘活、预防并重,结合存量土地盘活,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通过项目供应、投产、达效的全程监管,严控新增闲置低效用地发生。组织编制低效用地专项规划,从空间上引导各地合理配置产业发展、生活居住、公共服务等各类用地,增强各类用地与发展需求的匹配性,防范“空间错配”带来的闲置问题。此外,我市针对环保督察退出的212家化工企业进行专项调查,围绕调查发现的4000亩用地编制再利用方案,分区域、分类型明确用途、杜绝闲置,实现闲置用地“动态清零”。
八是强化合力严考核。强化部门合力,严格考核引领。将产业园区存量土地盘活情况纳入对各县(市、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高质量发展考核的范围,严格实施“增存挂钩”机制。配合工信、商务部门全面开展全市工业集中区年度综合评价、省级以上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工作,充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工作积极性。
徐斌: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采访互动。各位媒体朋友如有需要,可就感兴趣话题进行现场互动,也可稍后单独采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