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吹泡泡玩具可致儿童患上细菌性败血症,细菌超标谨慎购买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6  浏览次数:666
核心提示:

  中外玩具网 1月18日讯】“吹泡泡,吹泡泡,泡泡像串紫葡萄。”然而,绚丽的泡泡在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存着一定的危险。1月17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昆山检验检疫局获悉,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日前对中国产“soundsation”牌吹泡泡玩具发出消费者警告。该产品为5升瓶装,因溶液中含有嗜温性需氧细菌和酵母,不符合《欧盟玩具安全指令》的要求,已采取了禁止销售等措施。


 




 


  如果小朋友们玩耍时,不小心接触了这些“危险”泡泡会怎样?江苏昆山检验检疫局专家表示,若不小心接触,可能造成儿童细菌感染,引发眼睛发红、结膜炎、喉咙红肿、肠胃炎及发高烧等症状,甚至有儿童因此患上细菌性败血症。


 


  其实,这并非此类玩具第一次“闯祸”。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17年11月,欧盟就曾检出两款中国产吹泡泡玩具不合格。一款为“Tema Promotional sbabam ”牌,泡泡液含有绿脓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另一款为“GIAV TOYS”牌,泡泡液含有嗜温性需氧细菌和绿脓杆菌。


 


  记者注意到,学校、小区以及公园周围的小商铺中,便有造型多样的吹泡泡玩具。在某电商平台,也有不少店铺售卖吹泡泡玩具,有的月销量多达12760笔。吹泡泡玩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带有几个小圈的工具蘸着吹泡泡液,只要隔空对着圆圈吹气就能吹出泡泡;另一种是泡泡枪,只需扣动“扳机”,就能自动“打”出泡泡。但是,大部分泡泡液的外包装上未注明产品的成分、生产日期以及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专家提醒,除了细菌超标的隐患,一些泡泡液碱性物质含量高,会刺激皮肤、口腔粘膜、鼻腔粘膜,引起化学烧伤,如果吸入肺里,还会导致吸入性肺炎。家长选购吹泡泡玩具时,应留意产品的制造日期,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没有被开封过。市面上部分泡泡液颜色鲜艳吸,甚至添加了水果味香精,色泽和气味都像饮料,小朋友玩耍时家长最好陪伴在旁,以免误饮。儿童玩耍泡泡枪时,不要指向他人面部,否则会增加和眼睛接触的机会。泡泡液最好开封后尽快用完,并提醒小朋友玩耍后尽快洗手。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吹泡泡玩具可致儿童患上细菌性败血症,细菌超标谨慎购买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