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美国童品增塑剂禁令升级 玩具出口企业面临更严重考验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6  来源:金华新闻网  作者:金锦长、李卫芳、戴伟文  浏览次数:894
核心提示: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官网于10月18日投票正式通过了关于禁止儿童用品中含有含量超过0.1%的特定邻苯二甲酸酯的最新规则。美国对玩具及儿童护理产品实施强制性永久禁令的增塑剂将由现有的3种增加到8种,堪称“史上最严”,也大大超过欧盟等其他国家的现行规定,新规将在联邦公报正式公布180天后生效。


 


  美国2008年发布的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规定,由于对儿童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危害,DEHP、DBP和BBP三类邻苯增塑剂被实施永久禁令,DINP、DIDP和DNOP三类邻苯增塑剂被实施暂时禁令。


 


  玩具等儿童用品是我国的重要出口商品。由于上述新规涉及的增塑剂众多,除了DEHP、DBP等比较常见外,企业对其他增塑剂相对陌生,风险需加以关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于2016年1月实施的强制性玩具标准GB6675-2014主要参照欧盟标准,限制对象包括DEHP等六类常见增塑剂。而美国将新增永久禁令的DIBP、DPENP等增塑剂,国标和欧盟标准尚未设定限制,相关提案通过后,将对我国玩具出口产业产生较大影响。


 


  在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出口企业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高度重视欧美技术法规的动态。加强内容解读,并将技术壁垒应对工作纳入企业质量管控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其次,严格落实出口前的符合性测试。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最后保障,出口儿童用品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进行增塑剂、重金属等高风险项目的符合性测试,并将报告作为随附文件提供给客户,降低被抽查概率。第三,不断提升质量管理软实力。企业应以安全、环保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完善的原辅料管理体系和产品设计审核机制,并加强生产环节的工艺管理,从源头防范质量风险,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美国童品增塑剂禁令升级 玩具出口企业面临更严重考验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