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德国政府对一款智能玩具强制下架,是教训或是启示?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6  浏览次数:762
核心提示:


 


  智能硬件领域有很多的坑,而智能硬件+玩具这个交叉领域,各国政府监管更严,坑更深!


 


  华尔街时报报道说,德国政府最近在全国范围内强制下架一款有智能对话功能的玩具娃娃Cayla,因为它会成为安插在孩子房间里的窃听器,有严重安全隐患。强制的对象除了销售渠道商,还包括给孩子购买了这款产品的家长们,是不是前所未闻?!德国政府甚至在警告信里这么建议对这款玩具的处理方式:destroy it with a hammer 用锤子把它砸了。


 


  不执行销毁命令的惩罚力度相当的严重,具体细节包括:


 


  - 最高26,500美金罚款


 


  - 入狱2年


 


  - 如果销毁,家长和经销商还要找垃圾回收公司,让他们填一张表并交给政府以证明确实销毁了


 




(Cayla玩具娃娃,这次下架损失惨重)


 


  那为啥同样是智能对话玩具,世界最大的玩具厂Mattel Inc的“Hello Barbie”系列智能对话芭比娃娃就没事呢?因为Mattel深知一些中小商家不知道的,没违法但是不能触碰的游戏规则:


 


  1.用于智能对话的装置(比如麦克风)不能做得太隐蔽(operate in disguise),反倒是设计得暴露些,让消费者容易意识到玩具里有智能连接装置,对“有风险的存在“这事有个预判最好。


 




(Hello Barbie芭比娃娃皮带中间有一个按键,孩子必须先按一下,才能跟娃娃对话;这种设计让人马上就能意识到玩具含有智能连接模块)


 


  2.当玩具跟wifi或者蓝牙相连,或者当摄像头和麦克风开启的时候,有连通提示,比如指示灯点亮等等(showing clearly when the microphone was on)。这样家长可以马上意识到玩具否正在工作,从而可以决定要不要关闭它以保障儿童的隐私和安全。中国有一些摄像头厂家包括小米,在美国销售的产品就已经做得很到位了,监控摄像头配有一盏工作指示灯,连通时会点亮。如果用户不喜欢那盏指示灯(比如夜间影响儿童睡眠),还可以通过相应的APP关掉指示灯。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有提示灯而且给用户选择的权利。


 




(红色指示灯点亮表明摄像头在工作中)


 


  3.玩具联网时的加密和对“非法连接/入侵”的防范机制(protected against outside intrusions)一定要有。在IOT的时代,安全防范机制应该是智能硬件最基本的配置了吧,这个事情没做好吃官司是早晚的事情。


 





 


  Cayla玩具3条都没达标,后果就是直接被德国政府给杀无赦了。其实中枪的不止Cayla,此前还有一个带摄像头的熊猫玩具和汽车玩具被封杀。


 


  Cayla的经销商为这事觉得委屈,因为这个玩具本身没有触碰到任何法律。但是平台/管理部门从来都不是可以讲道理的地方,Amazon什么时候跟跨境小伙伴们讲过理了?对吧。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审慎的选品,才是我们跨境电商安身立命之本。这3条没有写在任何法律法规里头的“潜规则”,是每一个从事智能玩具设计和销售跨境伙伴,都应该马上用来自查自检的标准。


 


  当然,Cayla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至少它最后入选了德国柏林的间谍博物馆,成为该馆玩具类藏品第一物。而且还傲娇的跟二战时期德国纳粹著名的Enigma加密机同场展出。


 




 (入选柏林间谍博物馆这事,用“说多都是泪”来形容Cayla的心情合适么? )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德国政府对一款智能玩具强制下架,是教训或是启示?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