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安全隐患的网红玩具,你还在给孩子玩吗?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22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杨思超  浏览次数:254
核心提示:
 近日,一种利用白色粉末和水制成的“人造雪”走红,不少家长购买给孩子玩。而这样“梦幻”的玩具或存安全隐患,并不建议让孩子拿来玩。除了“人造雪粉”外,还有哪些网红玩具存在安全隐患,又该如何甄别玩具中的安全隐患,家长都要心中有数。

 


“人造雪粉”接触眼睛或被误食可能有危险
 




  某电商平台商家的产品介绍图


 


将一杯水倒在一小把白色粉末堆上,当水浸湿白色粉末后,粉末瞬间膨胀。不断揉搓后,原本一小把粉末渐渐变成一团细碎的白色物质,看起来像“雪花”一样。近日,这类“人造雪”制作视频在网上走红。


 


据了解,“人造雪粉”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酸钠的聚合物化学材料。专家表示,聚丙烯酸钠可分为食品级和工业级,食品级的聚丙烯酸钠是无毒无害的,而工业级的聚丙烯酸钠可能因“不纯”而残留部分有毒有害物质。此外,网售的“人造雪粉”很可能是工业用聚丙烯酸钠,如不慎进入眼睛或误食,可能对身体有害,不建议让孩子玩。


 


专家提醒,如果使用时“人造雪粉”不慎进入眼睛,要立刻用清水来冲洗,但如果被误食,一定要到医院就医,由专业人士来处理。


 


“发光气球”遇明火高温容易爆炸
 




 




在商场门前,常常能看到小朋友们围在网红气球下。


 


发光气球,很多孩子和家长都不陌生。透明气球外带一圈LED灯带,灯带末尾还连着一块小小电池盒,可以随时控制灯带,很受孩子们的喜欢。


 


网红气球透明材质为聚氯乙烯(普通气球材质一般为天然乳胶),一旦遇到打火机、烟头、暖炉、燃气灶等物品产生的高温或明火便会熔化,滴下的液体若不慎粘在人体皮肤上,会造成烫伤。另外,无论里面充的是氦气还是氢气,遇到明火或高温都会发生爆炸。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玩。


 


七成“水晶泥”硼元素含量超欧盟玩具标准
 




  




硼砂毒性较高,世界各国多禁用为食品添加物。


 


“水晶泥”又叫“史莱姆”水晶泥,其制作材料主要是硼砂,通常为含有无色晶体的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化学原料硼砂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或无色结晶性粉末。加入硼砂,可以使水晶泥更有韧性,增加“亮晶晶”的感觉,但如误食或触碰口腔、皮肤破损处,容易被人体吸收,引起中毒。


 


有研究报告显示,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3克,成人致死量为15克,而婴儿的致死量仅仅为2-3克。专家建议,儿童在使用水晶泥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玩后要洗手,切莫吞咽或舔舐,不要和食物放在一起。


 


“吸水弹”误食可能导致窒息
 




  玩具枪中的“吸水弹”


 


玩具枪是大多数男孩子喜欢的一种玩具,随着塑料BB弹玩具枪被禁后,“水弹手枪”玩具迅速占领市场。多数家长认为,水弹手枪中的吸水弹,用手一捏就碎了,很安全。其实并不是这样,发射的吸水弹也同样风险颇高。


 


吸水弹又称海洋宝宝、泡大珠,是一种圆珠形吸水树脂。吸水弹因误食或被射入口腔、鼻腔,进入呼吸道后吸水膨胀,可能导致窒息;进入消化道后吸水膨胀,会导致肠梗阻、肠管扩张。此外,儿童在玩耍吸水弹时,其碎片粘附在手指上,用手揉眼时,水精灵的碎片会划伤眼球,可能引起失明。


 


甄别玩具中的安全隐患
 






各个国家的质检认证标志


 


在日常中,家长在为孩子挑选玩具时需谨慎,要善于识别儿童玩具中的安全隐患。首选要注意玩具上的年龄警告的图标,选适合孩子年龄段的玩具。一般儿童的玩具,3岁和8岁是比较明确的年龄分水岭。3岁以下的宝宝喜欢把手边的东西往嘴里塞,所以这个年龄段的玩具不能带有细小零件,需要考虑到是否会有误吞的风险。玩具上的年龄警告,可以让家长直观了解到玩具的安全性。


 


其次对于颜色异常鲜艳且带着难闻异味的玩具,要谨慎。家长要查看包装的合格证、标签及质检认证标志。如果是“三无”产品,要立刻扔掉。这样的玩具往往没有经过塑化剂、重金属等指标的检测,通过不法途径流入市场,成为孩子们身边的安全隐患。


 


再次,对于小朋友爱的毛绒玩具中的填充物,也要留心查看。选择毛绒玩具时,要先查看标签上的面料和填充物成分做初步判断。然后再通过手感、气味、拍打来进一步判断,如果玩具填充物起来带有块状、闻起来有难闻异味、拍打时有细小灰尘散落,这样的玩具最好不要给孩子玩。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这些有安全隐患的网红玩具,你还在给孩子玩吗?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