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商家产品不达标 反称顾客动机不纯 男子花3万元买油获十倍赔偿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3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浏览次数:774
核心提示:
  武汉男子余某花了3万余元,购买了240瓶食用油后,却发现商品并没有达标,于是将商家告上了法院,并请求十倍的惩罚性赔偿。而商家却以余某买油的“动机不纯”拒绝赔偿,于是双方在法庭上展开激烈辩论,相互举证。法院二审查明,涉案食用油确属不达标产品,判令商家赔偿余某30余万。   2017年8月,武汉男子余某在某商场花了3万余元,购买了240瓶食用油,用于食用和捐赠。因为余某体型有些偏胖,心血管有一些小毛病,所以在购买食用油的时候,特别注意挑选了“不含胆固醇”的油。为了确认购买的油品是否真的不含胆固醇,余某随后委托一家检测公司,对油品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该油品的胆固醇含量为0,饱和脂肪含量为12.2g/100ml,油品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   为什么“胆固醇含量为0”却达不到“不含胆固醇”的条件?为了弄清楚检测结果,余某查看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现“不含胆固醇”的限制性条件不仅仅是针对胆固醇含量这一项(即胆固醇含量必须为0),而且要同时满足饱和 脂 肪 的 含 量 小 于1.5g/100ml(固体)或小于0.75g/100ml(液体)。   余某认为,商家在销售中未尽到审查义务,违反了食品安全法。2018年5月,余某将商家告上武汉硚口法院,请求判令商家退还3万余元购油费用,另外,商家的违法行为已构成十倍的惩罚性赔偿标准,所以商家还应赔偿自己30余万。   同年8月,硚口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商家认为,该食用油有正规的检验合格报告,对于标签上标注的“不含胆固醇”,最多只是标签存在瑕疵,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另外,余某大量购买该食用油的动机不纯,并不是以生活消费为目的的购买。   法院审理查明,涉案食用油确属不达标产品。法官认为,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标准,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购买到不达标食品后,可以向商家索赔,而且商家对索赔不可推诿。法院一审判令商家退还余某3万余元的购物费,另外再支付30余万元的赔偿金。   商家不服提起上诉。近日,武汉中院开庭审理此案。二审中,商家还是对余某的买油动机提出了质疑,同时认为涉案食用油从客观上并未对余某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余某却认为,食品的惩罚性赔偿不以造成实际损害为前提,只需证明产品不达标即可。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相关规定,消费者主张的十倍惩罚性赔偿,并不以造成消费者人身权益损害为前提。另外,商家提出余某并不是以生活消费为目的购买涉案食用油,于法无据。武汉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商家产品不达标 反称顾客动机不纯  男子花3万元买油获十倍赔偿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