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翔裕机电有限公司
资料信息
认证信息
品牌:其他型号:2546类型:1500材质:铬镍合金钢规格尺寸:5138mm厚度:8038mm表面处理:6296特性:1648用途:3249使用温度:5682℃标准编号:7119加工定制:否 划印/拉毛: 划印是指使冲压件连续表面分离的一条狭窄的开裂,而拉毛则是冲压件表面擦痕及划痕的总称。划印和拉毛一般出现在拉深工序的压边面附近。该缺陷产生原因是料片在模具内成形而流动时,会被夹在模具和料片之间的垃圾擦/划出划印。因此保持模具和料片的表面清洁很重要。 同时拉毛缺陷的产生与零件变形程度也有很大联系,变形越大,零件拉毛就可能越严重。 划印和拉毛会影响零件装配面的焊接和咬合质量,并影响外覆盖件的外表美观。同时此类缺陷会破坏B5冲压件锌层的完整性,导致镀锌层剥落,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而剥落的锌层颗粒残留在模具中会影响模具使用寿命,并造成后续生产零件的表面缺陷。划印和拉毛可采用目视或手摸方法来鉴别。 七. 压痕/硬印: 指冲压件表面被模具形面或异物过度挤压而留下的痕迹(如下图中所圈出的区域)。 压痕和硬印在零件所有区域都可能出现。 压痕处的表现形式与异物形状有关;而硬印是由于模具形面间间隙过小,使得材料受到过度挤压,因此材料表面较其它部位更为光滑,留下产生目视可见的发亮印记。如果材料发生流动,则硬印一般会伴随拉毛一起出现 产生凹陷的根本原因也是材料的过多聚集,但在模具的挤压之下,多余的材料没有时间和空间起皱,而是以接近正常光滑表面的形式保留下来。产生凹陷的具体原因如下: a. 压边力及材料流动条件不均匀,使得在接近拉深成形时局部材料过多流入。可采用调整压机封闭高度、调整压边圈四角压力、调整压机或模具上下压边面平行度、调整凸凹模间隙、调整凸模圆角半径、调整模具拉深筋/槛形状或位置、调整SVW-TS 料片压边面积等方法解决。 b. 模腔成形表面形状配合不佳,凸凹模接触时在零件表面压出凹陷或硬印。应采用打磨和研配模腔形面的方法解决。c. 模腔内润滑剂过量聚集,形成油瘪塘。应使用发粘纱布等清洁模腔表面,去除过多的润滑剂。d. 模腔内空气来不及排出,形成气瘪塘。一般大平面零件(如车顶、发动机盖外板等)拉深时,都会在拉深模上模芯上网格状地布置直径约5mm的通气孔,使材料与上模之间的空气有排出渠道,以避免在零件表面压出气瘪塘。当通气孔被垃圾堵塞时,拉深件上就可能出现气瘪塘。可用工具将通气孔捅通;也可以降低冲次,使凸模芯与材料之间的空气有充足的时间排出,但这种方法是临时应急的措施。 冲压件的常见质量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熟练掌握它们的表现形式,有助于在生产中快速准确地进行缺陷分析和质量控制。 一. 破裂:指冲压件连续表面完全分离的现象。破裂一般出现在零件形面突变的区域,尤其是靠近压边面的转角区域,如右图中所圈出的区域。 破裂可采用目视的方法进行鉴别。产生破裂的根本原因是材料流入过少,无法完整覆盖整个区域。破裂是冲压件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质量缺陷,破裂将严重破坏冲压件的结构,因此零件一般无法返工,只能报废。 指冲压件厚度小于允许值的现象,一般认为零件某部位的厚度小于料片厚度的80%时,该部位即存在变薄缺陷。变薄一般出现在零件形面突变的区域,如圆角附近的直壁上。B5冲压件—水槽密封加强板就很容易出现隐伤缺陷(如右图中所圈出的区域)。变薄实际上是破裂的前奏,如果零件变薄部分再受到外力作用,该处就可能破裂,因此变薄也称为隐伤。 变薄的冲压件在车身拼焊或油漆烘烤时,缺陷区域因受力或受热变形而极易破裂,从而导致整个总成零件报废。变薄可以用目视或手摸的方法鉴别,由于材料变薄,因此对光线的反射方向会发生突变,同时在变薄处一般会出现材料颗粒变粗的情况。对于某些较难辨别的变薄缺陷,可用专门量具对零件壁厚进行测量。由于冲压件的变薄缺陷没有破裂那样明显,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B5冲压件所采用的双面镀锌板对变薄缺陷的检验没有特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