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信息科技 » 正文

变形金刚盈利为目的 动画角色生死由玩具所决定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2  来源:漫域网  作者:快乐鸡  浏览次数:264
核心提示:

  日前,号称“变形金刚”系列最终曲的《最后的骑士》曝光官方预告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哥擎天柱竟然和小弟大黄蜂动起手来,难道被五面怪操纵了?


 




 


  变形金刚真人电影从第一部开始就一直生存在动画粉丝的口诛笔伐中,套路的剧情,没有新意的机器人,变形金刚从第四部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而迈克尔·贝竟然还有精力拍摄第五部,难怪被影迷嘲讽为为了钱不要节操的“小丑导演”。


 




 


  其实,从审美疲劳上来说,“变形金刚”系列确实拍了有点啰嗦。但是谈到迈克尔·贝圈钱无极限又有点冤枉他。因为,“变形金刚”从诞生初始,就被定位为为公司盈利的道具,孩之宝为了推销那些新研发的玩具,不惜让擎天柱,威震天等人气角色消声灭迹。可以说,变形金刚动画中的角色谁生谁死,完全由玩具决定!


 


  大电影引发汽车人霸天虎终极战 补天士代替擎天柱成为新领袖


 




 


  1983年,日本玩具公司TAKARA推出了两种分别叫做DIAKRON和MICROMAN的可变形机器人,它们就是变形金刚的前身。在1984年,孩之宝(Hasbro)与TAKARA达成了协议,可以使用他们的专利和形象来研发美版的变形机器人玩具,并开发动画作品。这些玩具形象在漫画中采用的名字,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Transformers”也就是变形金刚。


 


  原本为了推销玩具拍摄的商业动画片《变形金刚》G1版反映出奇的好,汽车人擎天柱,铁皮,霸天虎威震天,红蜘蛛等角色深入人心。而在这时,孩之宝和TAKARA也开发出第二代变形机器人,在外形和娱乐性上要更加的具有商业前景。


 




 


  但是怎样将一代极具人气的变形机器人合理的替换掉呢,尤其是人望较高的擎天柱。对于领袖英雄来说,合理的战死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替换理由了。于是,便有了1986年历来争议颇多的大电影《变形金刚领导魔方》。


 







 


  在电影中,变形金刚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死亡概念。在影片开头铁皮,救护车,警车等汽车人老角色接连战死!而擎天柱与威震天的决斗更像是古罗马角斗士的战斗。结果,擎天柱如开发商的愿光荣战死,而威震天,声波等霸天虎角色也经过宇宙大帝的改造“脱胎换骨”。汽车人补天士成为新的领袖,旗下的弹簧,杯子,啰嗦,阿尔茜等角色也顺利打入市场,成为变形金刚第二代的主打玩具商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变形金刚盈利为目的 动画角色生死由玩具所决定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