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信息科技 » 正文

CG动画时代,这些作品却印证着手绘不死之势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2  浏览次数:389
核心提示:

  1995年,完全由电脑制作的《玩具总动员》横空出世,全球吸金3.6亿美元的同时,也为动画电影开创出全新版图。此后的二十多年间,CG动画逐渐成为主流,而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手绘动画反而渐渐被边缘化。2013年春,龙头老大迪士尼解散了赖以发家的手绘动画部,以此表明了自身对手绘动画前景的态度。


 


  不过,电影界永远不会缺少反潮流而行的孤独勇士。面对CG大潮,仍有一批不改初衷的动画人,依然坚持以最传统的一笔一画勾勒线条的创作方式,制作着耗时耗力的手绘动画电影。比如日前上映的《海洋之歌》的导演汤姆·摩尔,他的处女作《凯尔经的秘密》采用的是纸上绘图的方式,从构思到完成,举欧洲三国的电影机构之力,历时十年;到了制作《海洋之歌》时才使用TvPaint软件绘图,由欧洲五国支持,也要花费五年时间。


 


  相比西方,东方的手绘动画并没有在进入CG时代后极速衰退,作为产业重镇的日本动画人的坚守是重要因素。然而,随着老一辈大师的隐退以及从业人员数量的减少,能够令世界影坛为之震动的作品的诞生周期也必将拉长。


 


  以下选出的是近20年来在手绘动画领域的部分代表作品,正是因为它们的优秀且风格各异,令我们相信这一领域的未来可期,或许不是主流,但绝不会灵韵消散。


 


  《悬崖上的金鱼姬》(崖の上のポニョ)


 




 


  说到坚持手绘传统的动画大师,第一个能想到的必定是宫崎骏。近年来,在他领导下的吉卜力工作室虽也设立了CG部门,在《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作品中也有部分画面采用电脑制作,但基本上,吉卜力的作品仍以手绘为主。2008年上映的《悬崖上的金鱼姬》更是彻彻底底全靠动画师的双手绘制,宫崎骏本人也亲自上阵,为全片创纪录的17万张手绘赛璐珞画片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他的笔下,波妞生活的那片大海被描绘得活灵活现、生机勃勃,就连皮克斯的老大约翰·拉塞特都禁不住感慨:那是他所见过的动画片里最美的海水。如同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之于钢琴演奏者,水对于动画创作者而言是极大的挑战,这一点拍过《海底总动员》的拉塞特最清楚。


 


  《魔术师》(L'illusionniste)


 




 


  除了日本,法国也是传统手绘动画电影的又一重镇,每年如期举行的昂西国际动画节上,总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作问世。


 


  2010年,动画节由西维亚·乔迈(Sylvain Chomet)的《魔术师》拉开帷幕,这是他继《疯狂约会美丽都》后时隔七年推出的新作,在风格上舍弃了以往的幽默夸张,改走温情路线。影片剧本出自法国喜剧泰斗雅克·塔蒂之手,据说他生前一直想将它搬上银幕,但始终未能如愿。多年之后,塔蒂的遗产管理人将剧本交到乔迈手上,于是便有了这部关于父女情的动画杰作。


 


  影片上映后获得一致好评,还是当年法国恺撒奖最佳动画片的得主。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以导演曾生活、工作过的苏格兰爱丁堡为故事背景,将这座历史悠久的小城画得韵味十足。就连苏格兰当地影评人都称赞:“以前从没在电影里见过那么美的爱丁堡天际线,每一个爱丁堡人都会在看完《魔术师》后再去北桥或是维多利亚大街走上一遭。”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借りぐらしのアリエッティ)


 




 


  宫崎骏屡次退休,吉卜力还要继续,寻找接班人就成了当务之急。从《侧耳倾听》的近藤喜文到《地海战记》的宫崎吾郎,前者虽才华横溢,却怎奈天妒英才;后者虽顶着宫崎骏之子的光环,又似乎少了父亲的天赋与毅力。终于2010年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让宫崎骏本人、也让亿万吉卜力的忠实粉丝发现了米林宏昌这位后起之秀。


 


  1973年出生的他在23岁时加入吉卜力工作室,作为动画师参与过《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等影片的原画工作。2008年,经由吉卜力“铁三角”之一的铃木敏夫力荐,宫崎骏终于决定提拔米林担任新片《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的导演,他也是吉卜力历史上最年轻的导演。


 


  这部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玛丽·诺顿的小说《借东西的小人》,在米林的监督下,全片沿用传统手绘方法(但也用到部分电脑效果),完美继承了宫崎骏作品中始终不变的美丽自然的画面风格,创造出有别于CG作品的细腻温暖。令人意外的是,2014年,他在完成第二部导演作品《记忆中的玛妮》后,宣布退出吉卜力,但表示自己仍会寻找机会,继续动画创作。


 


  《不忠》(Cheatin')


 




 


  相比参与人数众多的CG动画,传统的手绘动画更多了一份古法制作的匠人精神。哪怕是短短十几分钟的手绘作品,也需要动画师投入大量心力,一笔一画循序而来。


 


  美国独立电影人比尔·普莱姆顿(Bill Plympton)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1946年出生的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用铅笔作画,创作长短动画影片近50部。2013年的长片《不忠》延续了其一贯的天马行空的画风,从剧情到画面,处处充满巧思,充分展现出动画片相比真人电影的最大优势——夸张。


 


  片长一个多小时的《不忠》没有一句对白,所有画面都由普莱姆顿用铅笔画成,随后再经由后期团队加以彩色渲染和重新构图。为募集资金,老导演也与时俱进地求诸众筹网站,结果收获颇丰。所以今年为拍摄新片《复仇》(Revengeance),他又在Kickstarter上发起募资,结果再度提前达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CG动画时代,这些作品却印证着手绘不死之势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