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医药税务稽查,一批cso公司落马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30  浏览次数:67
核心提示:

一批CSO公司落马,药企受牵连

近日,武汉税务局公开了一批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一批CSO公司被查。

一份针对武汉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处罚书显示,其地址虚假,法人代表联系不上。对公账户大量对私转帐情况,经查询该户银行账户,发现收到款项后存在对多个个人账户转账的情况,该户现已失联,不能证实其业务的真实性。

武汉税务认为,2017年至2018年这家公司开具给10家药企132份增值税普通发票(金额479万元,税额14万元,价税合计493万元)的行为定性为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

洗钱,部分CSO公司被严打

根据税务的处罚书可以判断,这些公司基本上就是医药行业的CSO公司,其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开票,没有真实的业务发生,甚至连地址都为虚假。

两票制实施后,过票公司销声匿迹,为了应付两票制,大量冠以“咨询管理服务”、“医药科技咨询”、“信息科技”等头衔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出现,监管部门对此类企业开票行为定性为“过票洗钱”。

据统计,两票制后,近几年医药行业集中成立数万家CSO公司。这些公司最大危害,是其虚开发票的违规风险必然“连坐”药企。自从这些公司成立之日,就被纳入严厉打假的对象。

医药税务专项检查,已经开始

税务稽查是最近行业的热点,6月份财政部会同医保局对77药企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7月2日,新疆某税务局稽查局发布了《关于2019年医药行业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情况的公示》,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该局采取定向抽取方式,从“税务稽查双随机工作平台—非重点企业稽查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抽查对象,即5家医药企业。

抽查内容包括是否有不缴或者少缴税款行为,是否有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行为,是否有逃避追缴欠税行为,是否有违规取得国家出口退税款、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行为,是否有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行为,是否有虚开发票行为是否有其他不遵从税法行为等7项。

药企风险巨大,正在加快转型自营

目前看,随着政策不断落地,药企普遍转型底价转高开。但也导致销售费用奇高、比率严重失衡的表象,此前某上市药企在半年报中对高额的销售费用,就做了如此解释。

在此之下,企业涉稅稽查风险巨大,不少企业正在加快转型为自营。根据行业传出的消息,不少大型企业裁撤代理商,自建团队进行推广,短时期内会带来成本上涨的压力,但长期看规避了税务风险。

不过对于诸多中小企业来说,依然还要长期依赖代理商力量,基于这样的现状,管理好代理商合规,会是药企的当务之急,保证远离风险。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医药税务稽查,一批cso公司落马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