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热潮的 “Women of NASA” 小人儿,其实是 Lego Ideas 上周才刚刚上线的新项目。后者是 Lego 鼓励粉丝对产品进行创意互动的一个机制,在 2008 年被开发出来。用户可以自行设计乐高系列玩具的雏形,并发布到 Lego Ideas 的网站上,如果支持者超过 1 万人,乐高就会考虑是否真的推出这个系列。
最近,乐高计划推出的新款“披头士黄色潜水艇”和“阿波罗 11 号土星 5 号”玩具,都来自这个机制。此前,著名的“神秘博士”、“生活大爆炸”系列玩具,也都是这个机制中粉丝的创意。

“生活大爆炸”系列 | 图片来自 Lego Ideas
而“Women of NASA” 的创意,则来自于麻省理工新闻的副主编 Maia Weinstock ,她也是科普作家,同时自诩“乐高修补匠”。她还在去年设计过“女性大法官”主题的乐高小人,但受制于乐高的政治主题限制,未能入选。这次的创意,主要是为了纪念美国空间开发中的非常杰出的女性。
Weinstock 设计的乐高小人包括,计算机科学家 Margaret Hamilton ,她在编译阿波罗号任务的飞行软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数学家、科学家 Katherine Johnson ,她为水星号和阿波罗号计算了轨迹;美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性宇航员 Sally Ride;哈勃望远镜之母 Nancy Grace Roman;以及宇航员、物理学家 Mae Jemison,美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非裔美国女性。

“Women of NASA”系列 | 图片来自 Lego Ideas
除了人物形象外,Weinstock 还为这个系列设计了不同的工作场景,包括实验室、办公室、操作台、发射台等等。
有粉丝将 “Women of NASA” 设计风靡社交网络的原因,归结为乐高近几年显现出的“纠正性别失衡”的倾向。
也的确事出有因。虽然乐高在表现性别平等这件事上,一直都坚持一种政治正确的姿态,虽然乐高并未公开表示是自己是男孩玩具——但 2011 年的统计还显示,90% 的乐高玩家是男性,它的产品线也难以避免被批评。
虽然早在 1981 年,乐高的广告片中就出现了一位小女孩玩家,但乐高早期并没有专门的职业女性角色推出——偶尔推出的一些女孩角色,还都基本只做三件事:待在家里,去海边,去购物。
最近几年,乐高似乎有意识地丰富它这部分产品线。2013年,乐高首次推出了女性实验室科学家的玩偶形象。2014 年,我们也报道过,在缺乏女性角色引起一个 7 岁小女孩写信表达不满后,乐高推出了“研究院”系列的 3 位女性科学家。去年,新的太空站系列也包括了女性太空工程师和宇航员。

2014 年推出的“研究院”系列小人儿 | 图片来自 majorspoilers
但这种填补背后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乐高的女性玩具增长得非常快——比如,“研究院”系列推出之后,都没有来得及去布局几个实体店,就在线上被兴奋的顾客抢购一空。
现在,Lego NASA Women 在推特上已经有了自己的账号和粉丝,在 Lego Ideas 上,不到一周的时间,支持人数已经接近 4000 人。
但是,即便系列积累了一定热度,又在 Lego Ideas 上集齐了 1 万名支持者,也不能保证可以通过公司最后的审核。至少在近几期审核中,通过率都是“九选二”。
不过,无论是政治正确还是 Lego Ideas 的粉丝互动,说到底还是为了营销。